尊敬的党组织:
在人间6月天,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尽情感受重生的快乐,尽情感受学习带给我的充实。6月,一直在学校准备专升本,一直继续感受着经院无与伦比的美。下面说说我这个月的内心变化,尤其是经历车祸重生后,更不一样的视角。
是日,似晴非晴,地上雨水尚未干透,想想昨夜大概又经过了一次透彻的洗礼。清晨空气还算清新,只是稍微有些闷热,令人欣慰的是满眼的新绿给人以勃然生气,空气中若隐若现的花香还些许有点儿凝神的效果。不出意料,武汉的天空又恢复了水墨画的状态,不算具体,当然也谈不上抽象,整个的融合还算挺和谐的。
阳光还在苦苦挣扎,似乎很难穿透云层,许久都看不见光线的棱角,大概这一时半会儿也只能隐隐传来些许温度,不过这温度只当是恰到好处,再多点儿可能就令人烦躁了。这个时候老天总不会吝啬来点徐徐微风,渲染渲染气氛。当然,这风还不能太过柔和,亦不能送错了地方,诸如课堂等地儿。若是不经意犯了这样一个美丽的错误,那么最无奈的应该当属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老师了——放眼望去,只见台下睡倒一片,不知诸君正与周公相约何处在。此情此景,老师往往是满腔无奈无人诉说,只见其频频点头又摇头,定是在暗自感叹:这是谁的错?学生梦呓着:“春愁”啊!
话说回来,春日微风轻拂的校园还是分外有意境的,尤其是在咱湖经这“人间天堂”。众多景与物的“拼凑”定格了春的笔调:新绿的渲染,嫩黄的铺承,再加以粉白的点缀,配上各种争奇斗艳……当然,最少不了的还是三两个赏景的人。画中景,景中物,物中人,两相依衬,最是一幅和美画卷。
都说大学里,尤其是到了大二、大三,大部分学生都是不愿去上早上的课的,要抓紧分秒补觉呀。似乎在大多数年轻人的观点里,凌晨两三点睡是正常,第二天到九十点起床也不算晚。若是谁还坚持着晚十点早六点的作息规律,定是早被称为“外星人”了。曾记得谁说过,“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太阳,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早上八九点都在干嘛呢?”,“不是正在睡觉,就是正准备着睡觉”,我们大概能猜出来这是位长者对现在年轻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担忧和无奈,可是这种状态是何时形成的呢?我们似乎不得而知。有时候一种现象往往总能被人放大成为一个看似深奥的话题:是这个社会曲解了这一代年轻人,还是年轻人扭曲了某种传统?然而我们总会相信的是,这个世界总还是存在着某些“异类”的,即所谓的少数派。就二八定律而言,创造出世界上80%的财富的人往往是那20%的少数派,而他们即所谓的“异类”。
当然,没有人会否认春天的确是个容易犯困的季节。上完早上一、二节课,大家口里嚷嚷的不是饿了就是困了,从教室到图书馆的距离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安排”……距离午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左右,这时辰去图书馆吧,实在容易催眠,正巧又碰上中心广场“发现经院之美”摄影展,于是三人一路商量好先观观展,再去湖边长廊读读书(在图书馆待久了总是需要出来透透气的不是?)。“安排”总是这么愉快的决定的,关键是随心不是?!
长廊里攀援而上的藤蔓异常地浓密而青翠,三两个学生闲适地倚靠在长椅上读书,蔓藤回绕攀结起的廊道里,湿润的地面,簇簇雨水打落的花瓣,淡紫的、粉白的,再配上这盎然绿意,静谧而清幽。
湖边长廊的人稍微会多些,大家都在大声朗读或是背诵英语,那热情与斗志大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气魄,正所谓年轻人独有的精气神,令人着实瞠目,这氛围想不感染人都难……大家坐定后开始各自的学习内容,我踱步湖边长廊,悠闲地背着篇片英语小短文,却不自觉就赏起了风景来,如此美景怎忍错过,本人似乎很是沉醉于这样的闲暇与惬意,然而,生活本是不因沉醉而迷失的。
眼前俨然铺展着一幅绝佳的美图。架于湖面的木质长廊,没有古色古香的底蕴,却能给人以某种难以言说的静谧之神韵,湖的对面是绿意盎然的生态林,湖面几朵雪白的、粉嫩的睡莲静静地绽放,树的倒影染绿了湖水,不时还有几只小鱼跃出水面,荡起圈圈涟漪,微漾的绿波随即展开,整个画面顿时就灵动起来了,一种莫名的感动迎上心头。此时,早已无心埋首于书卷,怎恨得手中没有神奇的画笔,去具体化这眼中的成像,而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静静地坐下,一张纸,一支笔,享受的搜寻着能与此景此景相匹配的文字,用浅淡去描述这源于静思的灵感……眼前正走过两个拿着单反搜寻素材的学生,大概此时最佳的素材便是这校园里春的“物语”了,这样的画面定格得如此的真切。